北方人洗澡有個習慣的,公共澡堂
在中國,北方人總愛取笑南方人矮小,南方人則取笑北方人有關洗澡這件事情。
在北方的大學很多都有建立公共澡堂,並不是因為學校想要省成本(或許吧),但是這就是這邊的習慣,洗澡這件事情並不會天天發生,因為天氣太冷了,所以就用了公共澡堂,裡面還有蒸氣的,但是現在的學校裡面澡堂可還是加了個隔板呢,但是有隔板為什麼不加個門呢?很難嗎?這問題一直存在我心中。
看有人在網路上討論,女生似乎比男生還要在意這個問題,有一次出門,我跟學姐說:「我們室友都會相約一起去洗澡,進去就會分開。」
這個已經來住半年的學姐說:「這件事我是不可能接受的,洗澡我自己去就好,不然怪尷尬的。」
我知道女生這邊也是有自備浴簾來(還有北方人流傳什麼南方人會穿衣服洗澡什麼的 哈),每次聽到外面都會有人討論著,是誰還自備浴簾呢。我覺得香港的男生也頗能接受,因為他們有體育課完可以換衣服的空間,甚至洗澡,所以相較於一個來自台灣的人,我也就把這整件事情當成我提早半年當兵去了(現在當兵也沒這樣了)。有時候想一想去三溫暖也不過如此,所以也就沒放到心上太多,或許就是心態調整好就好了,有種掩耳盜鈴的感覺,反正我眼鏡摘掉之後也就沒什麼,我看不見其他人別人也看不見我的心態。
所以我住的宿舍裡面是沒有浴室的,所以我都要在寒冷零下幾度的天氣下,到外頭洗澡。雖然是沒很遠,但這還是我第一次這樣洗澡,我住宿住了我半輩子的人,我這也是新體驗。我們去的澡堂是新建好的,很多人我們很幸福,因為熱水很穩定,哈哈我真幸福。我反正是鐵了心有了最壞打算所以我都隨遇而安的人,一進去澡堂我們都要從管理員桌上還要拿鐵櫃的鑰匙進去,每個人進去時都會帥氣的抓了桌上把鑰匙,還鑰匙也是帥氣的丟在桌上,那邊的管理員也沒說些什麼的瞄了你一眼,就這樣,我們就順著走廊往裡面拐,拐進去,就可以看見所有人了,不過通常這時候因為溫差原因,我的眼鏡已經被霧氣充滿了,所以也沒什麼太衝擊的畫面。
洗澡時,我們都會用學生證可以差到每個隔間前的插卡機裡,當然裡面要儲值錢,所以學生證除了買飯同時兼具宿舍卡和水卡,很先進的是當你手輕輕滑過機器前面,上頭的水龍頭就會緩緩噴出熱水,但是在同時你就會看到你的水卡數字一直在跳,雖然都是幾毛錢在那邊跳動,但是你的心情會隨著那數字不停跳,很著急的想著不能洗太久,這是這所大學想出的省水妙方。聽一些資深的老師說,以前大家要買洗澡票,女生都洗大概40分鐘,但是現在15-20分鐘就洗完,北京說真的很乾,沙漠化很嚴重,所以省水就是一個問題,到處都可以看到貼滿請省水的標誌,所以洗澡可能某程度就很奢侈吧。
北方人大概一周洗兩次澡就可以,天氣這麼乾說實在也沒必要天天洗,但是我們這些所謂的南方人可不習慣,洗澡這件事情,我到馬來西亞住一個月的時候,可是一天兩三次澡,但是他們稱為「沖涼」,南北光洗澡就可以發現真的反差很大。
法國人因為沒有天天洗澡,發明了香水,但在北京沒這件事情,冬天在擠公交車(公車)時就可以嗅到一股淡淡的體味,但是我覺得還可以忍受,因為我能理解,加上我的宿舍外面走廊隨時充滿濃濃的排泄味和這邊大娘拖地都用氨水的味道,所以對於味道這件事情我已經不是這麼敏感了,聽說夏天會更嚴重,所以我通常都會避開交通高峰的上下班跟周末出門,就是為了能夠避免遇到財務安全危機跟味道這件事情。
我來到中國,我才明顯感受到什麼叫做南北差異,一個地方疆域如此廣大的地方,大學內就可以很明顯感受到不同地區的差異,有時候大家眼界就拉開,大陸地區(我指的是大陸地像是美國歐洲那樣)真的比小島來的好,小島真的有時候雖說方便但是需要更多的機會和培養才能養成大氣度的人格,所以在台灣的人更應該要出國看看世界,才能透過差異來了解自己跟理解他人。
我在這邊還有很多事情要克服,但是我心上最大的障礙洗澡都克服了,我覺得應該是頭過身就過了吧,今天因為行政業務受到不小挫折,剛好耳機傳來的一首歌就是,電影名揚四海裡的一首歌-TRY,人在異地就是這樣,只能不停的try
在中國,北方人總愛取笑南方人矮小,南方人則取笑北方人有關洗澡這件事情。
在北方的大學很多都有建立公共澡堂,並不是因為學校想要省成本(或許吧),但是這就是這邊的習慣,洗澡這件事情並不會天天發生,因為天氣太冷了,所以就用了公共澡堂,裡面還有蒸氣的,但是現在的學校裡面澡堂可還是加了個隔板呢,但是有隔板為什麼不加個門呢?很難嗎?這問題一直存在我心中。
看有人在網路上討論,女生似乎比男生還要在意這個問題,有一次出門,我跟學姐說:「我們室友都會相約一起去洗澡,進去就會分開。」
這個已經來住半年的學姐說:「這件事我是不可能接受的,洗澡我自己去就好,不然怪尷尬的。」
我知道女生這邊也是有自備浴簾來(還有北方人流傳什麼南方人會穿衣服洗澡什麼的 哈),每次聽到外面都會有人討論著,是誰還自備浴簾呢。我覺得香港的男生也頗能接受,因為他們有體育課完可以換衣服的空間,甚至洗澡,所以相較於一個來自台灣的人,我也就把這整件事情當成我提早半年當兵去了(現在當兵也沒這樣了)。有時候想一想去三溫暖也不過如此,所以也就沒放到心上太多,或許就是心態調整好就好了,有種掩耳盜鈴的感覺,反正我眼鏡摘掉之後也就沒什麼,我看不見其他人別人也看不見我的心態。
所以我住的宿舍裡面是沒有浴室的,所以我都要在寒冷零下幾度的天氣下,到外頭洗澡。雖然是沒很遠,但這還是我第一次這樣洗澡,我住宿住了我半輩子的人,我這也是新體驗。我們去的澡堂是新建好的,很多人我們很幸福,因為熱水很穩定,哈哈我真幸福。我反正是鐵了心有了最壞打算所以我都隨遇而安的人,一進去澡堂我們都要從管理員桌上還要拿鐵櫃的鑰匙進去,每個人進去時都會帥氣的抓了桌上把鑰匙,還鑰匙也是帥氣的丟在桌上,那邊的管理員也沒說些什麼的瞄了你一眼,就這樣,我們就順著走廊往裡面拐,拐進去,就可以看見所有人了,不過通常這時候因為溫差原因,我的眼鏡已經被霧氣充滿了,所以也沒什麼太衝擊的畫面。
洗澡時,我們都會用學生證可以差到每個隔間前的插卡機裡,當然裡面要儲值錢,所以學生證除了買飯同時兼具宿舍卡和水卡,很先進的是當你手輕輕滑過機器前面,上頭的水龍頭就會緩緩噴出熱水,但是在同時你就會看到你的水卡數字一直在跳,雖然都是幾毛錢在那邊跳動,但是你的心情會隨著那數字不停跳,很著急的想著不能洗太久,這是這所大學想出的省水妙方。聽一些資深的老師說,以前大家要買洗澡票,女生都洗大概40分鐘,但是現在15-20分鐘就洗完,北京說真的很乾,沙漠化很嚴重,所以省水就是一個問題,到處都可以看到貼滿請省水的標誌,所以洗澡可能某程度就很奢侈吧。
北方人大概一周洗兩次澡就可以,天氣這麼乾說實在也沒必要天天洗,但是我們這些所謂的南方人可不習慣,洗澡這件事情,我到馬來西亞住一個月的時候,可是一天兩三次澡,但是他們稱為「沖涼」,南北光洗澡就可以發現真的反差很大。
法國人因為沒有天天洗澡,發明了香水,但在北京沒這件事情,冬天在擠公交車(公車)時就可以嗅到一股淡淡的體味,但是我覺得還可以忍受,因為我能理解,加上我的宿舍外面走廊隨時充滿濃濃的排泄味和這邊大娘拖地都用氨水的味道,所以對於味道這件事情我已經不是這麼敏感了,聽說夏天會更嚴重,所以我通常都會避開交通高峰的上下班跟周末出門,就是為了能夠避免遇到財務安全危機跟味道這件事情。
我來到中國,我才明顯感受到什麼叫做南北差異,一個地方疆域如此廣大的地方,大學內就可以很明顯感受到不同地區的差異,有時候大家眼界就拉開,大陸地區(我指的是大陸地像是美國歐洲那樣)真的比小島來的好,小島真的有時候雖說方便但是需要更多的機會和培養才能養成大氣度的人格,所以在台灣的人更應該要出國看看世界,才能透過差異來了解自己跟理解他人。
我在這邊還有很多事情要克服,但是我心上最大的障礙洗澡都克服了,我覺得應該是頭過身就過了吧,今天因為行政業務受到不小挫折,剛好耳機傳來的一首歌就是,電影名揚四海裡的一首歌-TRY,人在異地就是這樣,只能不停的try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