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到北京的天空是很美的,感覺很不像台灣的顏色
零下6度,因為乾,所以沒想像中冷,起碼沒有大人說得這麼冷,但才剛這樣想,一陣寒風刺來,如十萬根小針刺上我的臉,痛,我一個轉身,原來我誤會了,寒風刺骨,我想我略懂幾分。
「妖-風-,北京這風兒特別大,就都這樣,還行」我的接待大使這麼邊躲風邊說著。
風,有風我可以看到天空,不然平常的北京霧矇矇,沙塵多。但風大,可以看見很純粹的蔚藍天空,耳朵當然也特別疼,所以去買了個耳罩擋擋。連當地人也受不了,我想,北京人很愛回眸吧,因為風大,只好轉身避風。
很習慣的,我一開始會常常說上個謝謝,對方就很有回應的說:沒事兒,行。害我也不知道怎麼回,因為我的謝謝好像變成很隨口的習慣罷了,但對方都很真心回應我,害我很不好意思。
來這當然有很多所謂的親善大使接待我們,很多大使自己也要從大陸各地飛回來,所以也是挺心苦的,目前還不知道為什麼想當大使,在台灣很多人,老實說當大使是為了可以接近外國人,當然想幫助的也是大有人在,但我猜這邊熱心跟有計點是多少有影響。老實說年輕人真的都挺熱心的,根本沒有很多台灣媒體會把這邊形容得糟糕,當然現在TVBS的幫助下我們好像又一面覺得大陸很好,總覺得媒體很民粹。
我住在這邊的宿舍,起碼我覺得生活上有幾件事情我覺得很不適應。
趕,
洗澡也趕,趕晚上10點前洗澡,不然會沒熱水,洗澡還要花錢,電子卡在你面前一直跳,你淋越久的水,你就眼睜睜看著你卡片中的錢一直消失;這是為了要抑制大家的用水,畢竟北京正在沙漠化,節約用水我在這邊很明顯的感受到,到處都貼上「節約用水」,於是我們晚上有時候在外面,都要用跑的去澡堂,公共澡堂也沒什麼,久了就習慣,就跟台灣三溫暖沒什麼,脫光光在進去隔間內洗澡,雖然有隔間沒有門,說實在也沒差太多了,真心想洗好就走。
吃飯也趕,每天吃飯時間吃飯就像打仗,因為吃飯需要自己選,雖然說食堂的食物很多種,但是因為大家都要吃飯,就要擠到前排去打菜,大家也就想吃什麼就排什麼,但有夠擠,很難稱心如意的輕鬆拿,都要擠來擠去,聽說慢一點到,可能東西都被別人吃光了,我想我還得想想辦把學會這吃飯的藝術。
用電,因為冬季,假如隔天要上課的時間,11點斷電。斷電不是以前我在國中宿舍那種關大燈唷,也不是有人巡邏關燈那種,是宿舍房間內就很自動的把電切了,所以除非你電腦電力續航力很好,不然我看你很難熬夜吧,要自習還要去學校少數開放的兩間念書,電我也不懂為什麼要這麼省,但是大家都是看著辦,反正網路也不方便使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