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13日 星期一

東京

日本這次我所採取根本就是一趟隨心之旅,但我跟Yen さん還是準備了兩本書,分別是吳東龍2008年出版的「設計東京2.0」,另外一本是很多背包客會買來翻翻的「東京攻略完全制霸」這本。

當然我們也是在網路上爬了很多文,看了不知道多少懶人包,所以說真的沒準備又不是真的沒準備,只是備而不用,去一個地方我會希望能夠多知道當地多一點點的訊息,或是了解一些背景,這樣起碼你的所見所聞就會更精緻,算是某種程度的「預熱」吧。

為什麼我選擇「設計東京2.0」是因為我想要從另外一個觀點來看日本的世界,用一個更有趣的角度來看,有時候旅遊書無法完全告訴你你想要的一切,所以這些資訊也只是在完全不知道自己要做些什麼時翻翻,當然也怕自己錯過些什麼,說穿了觀光客不就這樣,哈。

要避免流水帳的方式來闡述這一個多禮拜的日本,我猜「空間」是一個我整體對於日本社會的一個有趣的發現,做為一個開端很合適吧。

剛到羽田機場的時候,很開心我在日本的朋友Saya san 來機場歡迎我,由於現在台北松山直接飛羽田我們省了很多時間跟摳摳到市區。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這張照片有什麼問題,就是每個人都是自己坐,在遊覽車的正中央也有小椅子,我們坐在最後一排是一起以外,沒有必要日本人就會自己坐,這件事情在電車上面,在手扶梯上我們都發現人跟人都會保持一個人以外的距離。我很常看到假如有個男生在電車要坐在女生旁邊,通常都會說一聲:「失礼します(不好意思)」。我一開始很困惑,但久了好像就是這樣,只要麻煩到到對方,借過等等都會說,就連有小朋友東西掉了我幫忙撿起來,媽媽都會趕快說:「すみません,失礼します」,就像台灣人總是說「歹勢(拍謝)」道理很像,但整體東京給我就是把自己照料好不要麻煩到別人的感覺。

Saya說,她來台灣四次,她總覺得台灣人跟人互動時的距離好近,有時候講話或是互動都會讓她感覺到一點點不太舒服,我問她說為什麼日本人要有這種距離的安全感呢?

「大概是大家累吧,又不想被彼此打擾」她輕快的回答我。

我覺得連日本人生活中互動和講話也是,日本人講話常常為了避免表面上的摩擦,絕不輕率地問別人的私事,也不太表示自己的意見,這其實算是一種「日式」美德。對於別人的行為很敏感所以特別要求嚴格,所以我可以在日本街頭看到一堆人對著空氣哈腰鞠躬,試穿鞋子,店員也跪下來幫你穿。

表面上看起來,日本社會溫文有禮,但粗淺的學過日文後,發現儘管很有禮貌,但日本話是屬於非常「曖昧」的語言,所以說話時我們得花很多精力去揣測對方的本意(還好我朋友小時候住美國所以不太會這樣)。

但是在電車上面你可以從偷聽身邊人對話,你可以輕易發現兩個人的關係,說話是否使用敬語,或是舉動,看出上下屬關係,儘管多數時候在電車上大家好像是簽了約一樣,整個寂靜到誇張那種。

這不是第一次到日本,但是因為開始住在日本朋友家,所以感受特別深刻,從擺盤,到洗澡,甚至是日本媽媽對日本爸爸的尊敬跟互動,可以看見日本人對於小事情的細心,相較於台灣人這種「差不多先生」的文化,我一開始還覺得是不是該檢討,但是想想,台灣人的這種生活模式,是不是更大怒大放,更直接,不會很辛苦。

光「喝」這件事情,家裡就分成喝熱茶、喝咖啡、喝冰水的不同餐具。假如上菜,要怎麼擺盤,吃飯怎麼吃,媽媽都笑笑的說這些不麻煩,大概是已經是習慣,所以很稀鬆平常。

以這頓早餐為例:味增湯要放右邊,鮭魚的皮要朝桌子中心,這只是頓早餐


但是這種人跟人空間觀念下,又有令我不解的事情,由於朋友也是要上班跟上學,所以有一天早上,我決定起個大早,跟她一起搭電車到東京市中心,我們搭乘的不是大家所熟悉的山手線,而是必須給像住在橫濱的我們郊區人的田園都市線,有什麼不同呢,JR或是東京市內的捷運每兩三分鐘就會一台,那我們的需要等比較久,大家都要上班的情況下,就是只好「上車」;一台電車再怎麼擠是要有多擠,想必假如去過台北搭過捷運,上下班高峰那種擠,可能還要再更擠,東京有一個電車數據,乘客率最高曾經高達250%! 也就是說一台可以裝100人的車裝到了250人,沒錯,我就是去體驗了這趟旅程,剛開始上車時,我輕輕鬆鬆的玩著我的手機,但慢慢開始我發現身邊的人越靠我越近,到了某種貼上來的感覺,這時我把手機收起來了。

我開始一手抓緊我前端的扶手,到最後隨著人不斷往內擠,基本上我已經站不住了,我變成兩手緊緊的抓住我前端的把手,但我看著門口雖然爆滿,人仍然不斷進來,而這種不是台北捷運裡面那種大家不往裡面走那種唷,是全部人都不斷往內擠,根本就已經呈現一種臉貼臉的境界,突然,我發現我已經採不到地板了,因為我角尖輕輕的頂的到地板,而眼看外面源源不絕的進入,我整個傻眼,空間,日本人說好的空間呢?怎麼要上班就不見了呢!!!

而我一臉驚嚇的不停用念力呼叫我旁邊早就趁機找到空位睡覺的saya小姐,她好不容易抬起頭看了我一下,挑了個眉,好像安撫一下我這大驚小怪似的觀光客,繼續睡,讓我一個人在電車漂浮了許久。

於是我發現了,原來「時間」,是一個比空間在日本更具神聖性的東西!! 有時間我在來說說時間這件事情吧


周末的涉谷車站人多到連日本人都會找不到彼此

1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