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節前在公司服務的工程師L突然遞上他的辭呈,做為如此資深又有能力的老員工,找裡來說完全沒有需要辭職的理由,第一個念頭飛進我的腦海是難道是公司工資給不夠嗎?
在中國今天,薪資水平已經從過去幾百塊到如今沒有個幾千塊沒人打理的境界,另外就是打工者不在外移的現象。從幾年前缺工的情況已經在勞力密集的沿海爆發,工廠之間搶人動作不斷,大家都在問:人到底都去哪裡了?這是每個老闆一坐下來每次的話題。
如今整個中國的物價飛漲,沿海地區更是如此,打工者千里迢迢來到外地說穿了不就是為了賺錢,也來到外地打工的K說:我今天在廠內賺的錢已經僅能支持我自己的生活,我還要寄錢回老家,我要如何應付呢?
台商東莞台商會過去就曾預估整個珠江三角洲缺工達百萬人。今天我們看到薪資的提升已趕不上通貨膨脹的速度,加上內地的經濟特區建立工作機會增加,以往被迫往外尋求出路的情況已較能舒緩,許多工廠的宿舍區常常是空空蕩蕩,員工的組成已不在是外地人多本地人少的情況,大家寧願在家裡待,選擇就近就業,積累十多年的問題也一個個浮出,打工者小孩隔代教養問題就是最大的隱憂,而打工者也被迫開始面對最陌生的家人。
2012導演范立欣在記錄片<<歸途列車>>中用鏡頭帶我們看到外出打工者隔代教養的問題,過去外出打工的勞工許多會將小孩留在家中給長輩照顧,夫妻兩個到外地打工,這種社會的時代性及生存的困惑及留守兒童的問題,隨留守兒童的長大已成為另外一種隱憂,叛逆青春的困境。電影中利用一對平凡夫妻年節從沿海打工地方回家,生活場景的轉換以及和自己子女的互動,相處時間有限下又踏上歸廠的列車,到底打工者、留守兒童的歸途在哪,每年世界最大的人口遷習都在中國上演,綿延的情感如同車軌在工廠及家之間展開。
L在整理資料時默默跟我說:小孩都快叫我叔叔了,十幾年來每一年相聚都只有10多天,現在小孩大了甚至都開始拒絕接我電話,我真的無法在這邊繼續工作了,我必須回到他們身邊。
為了爭更多的錢,到宿舍區你可以看到大家都借錢也要組一台電腦,為了什麼,如今網路遊戲產業發達,看到家家戶戶大家都在打電動,你可能會以為他們都如此的沉迷於電玩,你可能錯了,他們正在加班。
X說:你知道每個月大家打電動可以為一個家庭增加多少收入嗎?可以最少賺到一千塊,每天大家都在打金幣還組了工會。
一千元相當於某些人的薪資1/2到1/3,這相當可觀,同一個時間可能在電腦的的彼端某個孩子可能正在網路買別人的虛擬金幣,而那個可能就是自己在家鄉已略顯成熟愛玩的孩子,唯一聯結彼此的卻是沉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