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9日 星期三

黑 你說說看啊

現在市面上有百百種文章告訴我們這些年輕人,20歲的自己應該怎麼樣。
20歲的自己又在做什麼呢? 




20不知道何時變成一種轉換的關鍵,不知道何時18就是一個成年的人。
數字承載了好多壓力,好多的責任。

想到上周有一個長輩對我說:「你是一個成人你知道嗎?Eric你是一個高知識份子...」,我害怕別人給我扣帽子,但是,高知識份子,我從來沒想到自己的身分已經悄悄在轉變,相對,社會對你有了期待。

忘了今天在哪裡看到一篇文章,他說,親愛的的青年人,你們何時已經忘記自己念大學是為了追求知識跟更高真理的一種方式,但是悄悄的,我們都把大學視為一種培養工作技能的培訓所,有些老師更無時無刻的提醒著我們,我們是多麼的需要把自己培訓好才能投身到這個社會,找到好工作;因此我們看見高品質的雜誌開始做出統計,開始列出雇主喜歡雇用哪些大學哪些系的學生,我們好像一群代宰的豬羊,排開被選取,而學校也開心,因為這樣可以讓自己爭取的更多的預算,因為學校的名聲跟提供的培訓服務越來越被重視。

這是我們樂見的嗎?我沒有高見


當我跟一些朋友坐下來談天時,朋友A說他要研究癌症,談的是研究數據跟成果;跟朋友B坐下來時,他跟我談的是設計,談的是他想要怎麼樣可以成為一個設計投資風險師;朋友C二話不說已經買了張機票飛到淹大水的柬埔寨當一個月的志工去了,每當我和跟這些相同年紀的朋友坐下來時,雖然我不盡然了解他們在做的事情,但是我感覺我們都要顛覆世界了,雖然都或多或少的透露著不安,我卻看見每個人眼神中都正在發光。

我看見有些人開始有一些自己獨到的見解,對於世界有了專屬於自己的解讀。

我們的世代已經沒有人期待你會是一個天才,或是英雄,但是我們是誰,我們是什麼,我也都說不清楚,有時候說清楚好像反而很可怕,在台灣,有一種說法叫做,半桶水響叮噹,所以大家都喜歡默默的來,我自己覺得高中可以這樣,但是當年紀越大,我反而越需要有衝勁朋友,敢大聲說出自己想法的人,這些朋友可以讓我更覺得安心,更義無反顧的往前進,這世界需要多一點勇敢吧,多一點說故事的人。

20歲為什麼重要,因為我們已經要結束大學,進入另外一個階段,在台灣,99%以上的人都可以念大專院校,所以這種分類法很適合大家,市場很大,因為大部分的人都在念書,我沒看過哪一個國家這麼厲害,這麼多年輕人都在念大學。但到底是時間在追我們,還是我們放任自己?

年紀在台灣變成一種分類法,大概受到孔子太多茶毒,連婆婆媽媽們都愛說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但追求夢想或是堅持自己想法的人或許不應該妥協於年紀,我們假如只會學著妥協,那其實年紀的大小根本沒有關係?

我曾經飛行到不同的地方,你知道印度的年輕人在想什麼嗎?你知道泰國的人在想什麼?香港呢?還是日本人?在台灣大家很常就是會說我們想要去英國,想要去歐洲美國的,到底為什麼要踏出去?我遇過很多學生,當我說很多,是真的超過上百人,覺得浸泡在外國人之中或是某個語言之中很幸福,我不知道為什麼?我不知道,好多人都要去旅行,為什麼要旅行?是只想飛到「先進」國家,還是?

我們已經到了,不能是膚淺而廣泛的論述,我的教授說過,我們應該要到一個精緻而深入的
境界。

我在之前的一個文章之中說到,我們這些念大學的人,進入大學學的就是要學會有批判的能力。假如我們所學到的知識,不能加以利用,不知道如何批判跟修正,一味要和融入社會,敘說現實的無奈,學會資本主義那套純粹般的壓榨,意義在哪?

那到底我們又為什麼要學習?

20歲 

就好像現在去餐廳時,服務生給你一堆意見跟推薦菜色,而以前你都可以叫別人幫你選,但現在,全部人都想聽聽你有的選擇,想知道你想說什麼,而我們準備好了嗎?

緊張CC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