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14日 星期四

改變

印度團成果發表的第一張ppt

改變,可以有很多面向;我們每個人無時無刻都在改變,延續著某種自我的信念。上大學第一件事情我永遠都記得,我說我要來看世界,我來體驗。體驗背後隱藏著什麼?延續著什麼呢?Joel Barke,一位未來學家說過:擁有視野卻缺乏行動的,是夢;擁有行動卻缺乏視野的,只是消磨時間。

我們都有不同的想法,我們每個人都是如此的不同。到底要成為什麼樣的人,家人也問了這麼多年,從清楚到模糊現在又慢慢有了雛形。不是一趟旅行改變了我,是一段時間與承接事務的能力增長,更能形塑出自己的終極目標。

世界是被塑造的,我們這個世代卻忘了。我們從小學會承受,承接了這個世界的喜怒哀樂。從當一個有思考後的消費者到一個文字工作人,甚至是一張照片,世界的樣貌因此改變,我們常常說我要改變我自己的世界,我我我我我,我為出發的世代。既然是這樣某方面來說,妳關心世界,就是愛自己的表現囉。我超慶幸我身邊充滿了好多能力極為棒的人,能成為我典範的人,我逐漸了解到我自己還有一大段路要走,也同時可以摸索自我。

有人說,人在17~25是青年的摸索期,多半我們卻是被動的。摸索是內化後再度內化的,但我們都太常不假思索先套套邏輯的方式來解說,解說自己的行動或是行為,武斷的來說,我們是強加在對方受到某些想法、主義。面對此 我們卻沒人提出問題或是反思。改變第一步就是丟掉成見囉。以單純一點來看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