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6日 星期三

盟友


我們怎麼定義朋友?加拿大的太陽日報說,台灣以前都不會因為釣魚台跟日本起爭執,也不會大幅度的抗議或是採取現在這種行為,但是現在彷彿跟中國更靠近後,我們好像就變了一個人似的。
簡單扼要的來說,台灣一直被視為在亞洲重要的戰友。但想想,跟日本再好,人家都說你家土地是他的你會爽嗎?我不瞭解為什麼外國人會有這種想法,開始質疑我們。這跟中國沒有關係,加拿大會開心美國把兩國界線多畫一點成是自己的嗎?然後抗議後又被質疑失去國與國之間的忠誠與友好。
   哪個國家不跟中國好,但是我們定位是什麼比較重要吧?台灣有一個難解的一中情感,出國時,遇到那些在二戰之後留在國外的華僑,他們都很驕傲的說自己是中國人,中華民國的中國人,當我們在大聲宣告我們只是台灣的台灣人時候,我自己也很兩難的不知道到底我們是算什麼?沒錯我們有在地文化,但對於在外的華人,我們又是什麼?政治人物也說不清,老師也是,我們又要怎麼面對呢?
以前在課本裡面讀過一篇文章"最後一課"。一位法國小男孩所居住的村落即將割讓給 德國,小男孩也結束最後的一堂法文課,改上德文學校的故事。亞爾薩斯,這個在法國東北方的一個地區,在普法戰爭後從法國割讓出去給德國 ,之後就不停在兩國之間周旋著,一直到二戰還被德國占領,這邊的人到底算是哪國人呢?現在當然是法國人,但是自己本質到底是什麼呢?仇德?仇法?很多居民甚至換過四次國籍。
世界另外一邊也有著跟我們一樣難解的問題,這歷史的迷霧下我們卻是少數要承擔"背叛"、"短視"等等的指控,我身為一份子感到無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