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M說:當她擁有第一次或第二次投票權的時候其實是很興奮的,但漸漸得,熱情不見了。
因為她開始不相信有改變的可能,已經被吵雜聲彌平。
先附上一個小小的影片有關於我正在做的東西,這是被贊助在台灣翻譯的影片。
所以是很珍貴的,為什麼呢?因為總是有人願意去幫忙,願意去找資源分享給更多人。
今天和清大服科所的所長聊天,他說:我們要能夠創造價值
什麼意思呢?舉例,我們在台北,剛畢業的人能領多少錢?兩萬二?三萬?
這在台北能生存嗎? 不
就在這趨勢下我們大舉的人才在外國的高薪下(或可能也沒高薪)咻的一聲跑出去了,
人才的流失,政府沒有去想到應變政策。我們也沒人在想到底要怎麼辦。
但多數人就會聳聳肩,能怎麼辦?我們大部分時候就選擇妥協。
其實我們很年輕
為什麼這樣說呢?台灣解嚴到現在多久?1989,20年吧
但是我們的民主是真正在1996年發酵的,大家應該要記住吧!因為一直到那個時候大家才真正參與到自己的土地在幹嘛,但我們才花多久的時間就妥協這一切的口水?10年?
年輕人說實在的,因為變化很巨變,其實根本搞不清楚什麼戒嚴,或甚至更以前的菁英消失的那一段時間,爸媽說什麼小時候窮到吃稀飯家醬油根本八竿子感受不到。所以我們都活在很都會的現在,甚至以為自己在紐約了,以為都市就是躲避一切活在自己小世界的好地方。
但是我們每次選舉或是聽到一些報導時,到底花多少時間願意去了解?沒有,很抱歉,我們就是一個速食的世代,我們只要人,事,物,跟結論(有人做好好的懶人包)
以上都是針對一些非鄉民的人,因為鄉民很熱血,熱血在電腦前寫東西,批評,甚至有時候會串連。(潛水的鄉民不算)
連結
連結是啥?我們是不是有很多時候其實都不願意去做,很會說!嘴砲,簡單的說。但是我們有多少時候去做,很多時候就是因為沒有"做",所以很多事情就跟你我都沒有關系。
這件事情不光光只是說到公眾利益,我講得是連大學裡面就是!國外大學學生八成以上都是住在學校裡面或是附近,所以說,學校代表很大的生活,裡面的活動相對重要,不管是姊妹會、兄弟會甚至社團,都可以弄得淋漓盡致,但是台灣呢?
玩有很多種,但是台灣很多人就是那幾種,什麼夜衝、烤肉、夜保、夜釣、夜唱,說來很多時候有點沒創意,但是我就是那些沒創意的人。好像不弄這些就很遜,但是這幾樣是不是能換一招?不就是這些小東西會讓我們記憶深刻,甚至還會刻苦銘心的一些小故事,甚至是戀曲。
我想說的是,當你做一件事情的時候,當你參與,付出,就會是那些時候給你印象,甚至有連結跟感情。但是我們大學生命中,或是一般生命中,有多少時間是花在一些無所謂的意義上,例如:ㄟㄟ,我要回家了,因為我要看pps,風行或是韓劇。
做這些事情都沒有錯,但是好像一回頭,這些事情就是這樣過了,你會忘記到底時間都到哪裡去了,就像每天順手買一瓶飲料,月底看荷包突然空空,又不知道錢都到哪裡去了,是一樣道理。
所以去做,很重要。但要做些什麼就真的取決你自己。
我剛好跟老師說到,我們都沒有去思考到整體,我們常常侷限在一個小事情上面,像是我們的很多小村莊,想要整體營造或是什麼鄉鄉有特色發展,但是想要做,沒人才,因為人才全部都到了大都會,鄉村怎麼發展?鄉村怎麼吸引人?
到每個夜市都賣一樣的食物,長得一模一樣,這樣吸引人嗎?因為這就是現在鄉鎮發展的瓶頸,大家都長得一樣。那我們幹嘛跑去玩?
當全世界70以上的人口都住在大都會時,那鄉村假賽?從鄉村出來的人,就永遠因為資源不夠翻不了身,還要被大都會瞧不起。
老師說:什麼時候能夠在小小的鄉鎮,開著自己的一台車子,小孩還是有能力在外國念書,那種無憂無慮又擁有品質的生活才真是好。因為不用擔心小朋友在鄉下沒教育資源,沒有工作機會。
瑞士做得到,日本做得到,憑什麼我們台灣人不行? 所以要多一點人來想這件事情。
我雖然不是鄉下小孩,我是一個流浪者,我居無定所。但是我合常不喜歡這種生活呢?今天老師說:我們這種到處搬家的人,我在哪,家就在哪!我到哪,我就是那片土地的人,我就該關心,這態度我喜歡。
我一定要說一件事情(趁我沒忘記)
認識一個朋友Jon,他說我們身邊總會有很多偏激的人,但我們都需要這些人,他們很執著於某些事情,別太擔心他們,因為他們會把我們拉到一個新中間值,這很重要,這也是我們改變自己的方法,所以請珍惜一些偏激跟固執的人(例如:我,謝謝)
偏激<-----------------------我----------------------->以前的我
(新中間值)
好玩吧
因為她開始不相信有改變的可能,已經被吵雜聲彌平。
先附上一個小小的影片有關於我正在做的東西,這是被贊助在台灣翻譯的影片。
所以是很珍貴的,為什麼呢?因為總是有人願意去幫忙,願意去找資源分享給更多人。
今天和清大服科所的所長聊天,他說:我們要能夠創造價值
什麼意思呢?舉例,我們在台北,剛畢業的人能領多少錢?兩萬二?三萬?
這在台北能生存嗎? 不
就在這趨勢下我們大舉的人才在外國的高薪下(或可能也沒高薪)咻的一聲跑出去了,
人才的流失,政府沒有去想到應變政策。我們也沒人在想到底要怎麼辦。
但多數人就會聳聳肩,能怎麼辦?我們大部分時候就選擇妥協。
其實我們很年輕
為什麼這樣說呢?台灣解嚴到現在多久?1989,20年吧
但是我們的民主是真正在1996年發酵的,大家應該要記住吧!因為一直到那個時候大家才真正參與到自己的土地在幹嘛,但我們才花多久的時間就妥協這一切的口水?10年?
年輕人說實在的,因為變化很巨變,其實根本搞不清楚什麼戒嚴,或甚至更以前的菁英消失的那一段時間,爸媽說什麼小時候窮到吃稀飯家醬油根本八竿子感受不到。所以我們都活在很都會的現在,甚至以為自己在紐約了,以為都市就是躲避一切活在自己小世界的好地方。
但是我們每次選舉或是聽到一些報導時,到底花多少時間願意去了解?沒有,很抱歉,我們就是一個速食的世代,我們只要人,事,物,跟結論(有人做好好的懶人包)
以上都是針對一些非鄉民的人,因為鄉民很熱血,熱血在電腦前寫東西,批評,甚至有時候會串連。(潛水的鄉民不算)
連結
連結是啥?我們是不是有很多時候其實都不願意去做,很會說!嘴砲,簡單的說。但是我們有多少時候去做,很多時候就是因為沒有"做",所以很多事情就跟你我都沒有關系。
這件事情不光光只是說到公眾利益,我講得是連大學裡面就是!國外大學學生八成以上都是住在學校裡面或是附近,所以說,學校代表很大的生活,裡面的活動相對重要,不管是姊妹會、兄弟會甚至社團,都可以弄得淋漓盡致,但是台灣呢?
玩有很多種,但是台灣很多人就是那幾種,什麼夜衝、烤肉、夜保、夜釣、夜唱,說來很多時候有點沒創意,但是我就是那些沒創意的人。好像不弄這些就很遜,但是這幾樣是不是能換一招?不就是這些小東西會讓我們記憶深刻,甚至還會刻苦銘心的一些小故事,甚至是戀曲。
我想說的是,當你做一件事情的時候,當你參與,付出,就會是那些時候給你印象,甚至有連結跟感情。但是我們大學生命中,或是一般生命中,有多少時間是花在一些無所謂的意義上,例如:ㄟㄟ,我要回家了,因為我要看pps,風行或是韓劇。
做這些事情都沒有錯,但是好像一回頭,這些事情就是這樣過了,你會忘記到底時間都到哪裡去了,就像每天順手買一瓶飲料,月底看荷包突然空空,又不知道錢都到哪裡去了,是一樣道理。
所以去做,很重要。但要做些什麼就真的取決你自己。
我剛好跟老師說到,我們都沒有去思考到整體,我們常常侷限在一個小事情上面,像是我們的很多小村莊,想要整體營造或是什麼鄉鄉有特色發展,但是想要做,沒人才,因為人才全部都到了大都會,鄉村怎麼發展?鄉村怎麼吸引人?
到每個夜市都賣一樣的食物,長得一模一樣,這樣吸引人嗎?因為這就是現在鄉鎮發展的瓶頸,大家都長得一樣。那我們幹嘛跑去玩?
當全世界70以上的人口都住在大都會時,那鄉村假賽?從鄉村出來的人,就永遠因為資源不夠翻不了身,還要被大都會瞧不起。
老師說:什麼時候能夠在小小的鄉鎮,開著自己的一台車子,小孩還是有能力在外國念書,那種無憂無慮又擁有品質的生活才真是好。因為不用擔心小朋友在鄉下沒教育資源,沒有工作機會。
瑞士做得到,日本做得到,憑什麼我們台灣人不行? 所以要多一點人來想這件事情。
我雖然不是鄉下小孩,我是一個流浪者,我居無定所。但是我合常不喜歡這種生活呢?今天老師說:我們這種到處搬家的人,我在哪,家就在哪!我到哪,我就是那片土地的人,我就該關心,這態度我喜歡。
我一定要說一件事情(趁我沒忘記)
認識一個朋友Jon,他說我們身邊總會有很多偏激的人,但我們都需要這些人,他們很執著於某些事情,別太擔心他們,因為他們會把我們拉到一個新中間值,這很重要,這也是我們改變自己的方法,所以請珍惜一些偏激跟固執的人(例如:我,謝謝)
偏激<-----------------------我----------------------->以前的我
(新中間值)
好玩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