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26日 星期五

話說台灣星巴克


為何挑星巴克來下手當我這篇主題,說實在是因為朋友一大早叫我幫忙拿東西順道請我喝了一杯Tall Lette。再簡單不過的原因。

星巴克在台灣的時間,說常不常說短不短,來台灣也六年了,說到星巴克,不知何時開始悄悄的變成大家心目中龍頭的地位,說到喝咖啡,在台灣原本不怎麼流行,小時候家裡都會去餐廳吃飯,爸媽也都會點咖啡,但我從小就不准喝,因為他們說會長不高(事後證明我沒喝也一樣沒長多高)。從小就覺得咖啡很難喝,酒也是,香菸很臭,逐漸的我卻和這些東西脫不了關西。

咖啡在不知不覺卻取得了台灣人的信任,正如其他西方產物,我們變得慢慢可以接受,星巴克也在台灣一甩他的舊形象,在美國他就是個人人都喝得起的東西,也不一定會去喝得咖啡店,但是,在台灣,喝咖啡,去咖啡館變得很時尚,很高級。

星巴克開始和白領階級畫上了等號,大家都想去咖啡店坐坐,看書。幻想自己是某個作家或是純粹買個身分認同,在路上拿個星巴克外帶杯,大家視為很屌,很時尚,很有品味。這也是外國人來台灣最不能苟同的。我個人認為會有這樣的結果是因為星巴克很貴,他區分社會,把有錢人跟窮人硬生生的分割,食物變成一個身分的象徵,我們也樂於接受,在台灣社會,業是最為明顯,食物是把大家拉近的東西,不論有錢人或是窮人都坐在路邊攤吃飯,但是現在開始有了這些所謂的高級品進入,大家可能不能吃王品,但是一個普通上班族卻樂得願意花大把銀子在星巴克,去台北信義區逛逛,誰不是拿星巴克,不點杯咖啡,都感覺很落伍了。

星巴克就在這強勢的美式連鎖文化下攻入台灣市場,大家從不懷疑它的存在,他得好喝在哪,這跟印地安人看到西班牙人帶來的彈珠開心至極的反應沒什麼差別。只是顯得我們崇洋。當然不是咖啡就是不好,我也不會高舉旗幟說要維護本土產業什麼的,我沒這麼偉大,我在乎的是大家不願面對我們本身膚淺的價值觀。

我想說的是,當你走到故宮你還看到星巴克,你是覺得我們很現代化呢?還是?我個人覺得我們都被殖民了,還開心自己邁向現代化,在反觀看看大陸,很有guts的把星巴克丟出北京紫禁城,雖然到一些其他古蹟仍會面對到這問題,但是起碼他坐了好的示範,中國感覺在那當下跟法國人是一樣有品味,一樣有堅持,不是美國貨就是好,星巴克只是一個產物,有更多的東西,美式的東西一直進來,我們假如都用這種態度面對,那我們已經失去我們的核心的價值,剩下的是,自high自爽的口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